行业动态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布时间:2021-05-15
分享:

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


  4 高新技术的主攻方向及建议


  4.1 主攻方向


  室内外测试技术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和国外相比,我们的主要差距之一就表现为测试技术的落后。和岩土力学理论发展相比,现在的矛盾也是参数的测试技术落后于理论。如计算地基变形,不管是用什么理论方法、什么数学模型,总离不开的地基土的模量,模量测不出或测不准,什么方法、什么模量得出的地基变形都靠不住。


  测试技术要走向现代化。我们要继续保留如标准贯入试验这样传统的测试手段,但应更注重现代物理技术(电子技术、波动理论等)来发展测试新技术。现在的趋势是:


  (1)土工测试蒋从研究地基中的某一“点”发展到更大的空间范围的“面”和“体”。


  (2)土工测试将从第一代的直接试验和第二代的触探、旁压试验进入第三代的无孔、无损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硬件(仪器、设备)研制要做到勘察、科研(或高等院校)、制造厂商的相互结合,各有分工,成功的可能性和实际效益就要大的多。第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只有与生产密切结合的科研课题或开发项目(如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旁压试验、波速试验、桩基检测等)才能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勘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与生产相脱节的科研项目,即使费了很大的力,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效果。第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2 建议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和政府给予岩土工程的定位和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这固然与人们“重设计轻勘察”的思维定式有关,与我国勘察行业体制尚未健全有关,与勘察市场的恶性竟争有关。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岩土勘察行业中的弊端,真正体现岩土工程师的价值,更好地应对进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市场的规范,仅依靠勘察单位的自律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约束机制。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岩土工程勘察属大土木范畴,是多学科的融合,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标准规范时有更新,岩土工程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在及时推行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的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勘探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


  (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思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为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提供支持,为勘察设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5 发展趋势


  为使我国加入WTO后适应国际高标准建设项目系统服务的挑战,本行业在未来5年~10年中的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由单纯的“工程地质勘察”向“岩土工程”发展日趋完善。


  (2)向一切以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中的大地岩土和与其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等环境物质为系统工作目标的工程领域开拓。


  (3)专业分工形成了分枝趋势:a.工程咨询和工程顾问,主要负责工程计划、项目负责、工程试验分析计算和工程监测工作;b.野外钻探,可进行探查孔、钻井、灌浆钻孔、锚杆钻孔、海洋钻探以及水平钻孔、定向钻孔等等;c.岩土工程施工,可进行各类桩基及地基改良工法的施工。


  (4)城市岩土工程发展迅速,为研究和评价旧城市重建和新城市的开发提供规划和建设。


  近年来,经典的岩土力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大规模城市建设面临的地基、基础与深开挖支护问题;城市改造工程问题;


  (2)填海工程及海洋工程带来的软土工程问题;各类特殊土带来的工程问题;


  (3)大规模的交通工程建设即跨江、跨海、桥梁、隧道工程带来的问题;水利工程问题;


  (4)能源工业问题,包括污染、废料尾矿坝及有害废料处理问题;


  (5)超重型结构所带来的地基处理和桩基础设计、施工与评价问题;


  (6)原子能电站等重大工程的抗震分析与地基抗震问题;


  (7)各类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防治问题,等等。


  作为勘察单位,面对上述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如下诸方面作些工作:


  (1)使广大技术人员,至少是技术领导和技术骨干在掌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了解这个发展动向和基本思想;


  (2)密切注意任何可以利用的新成果和具有规律性的结论,以便进行工程类比和使用;


  (3)探索本单位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时机和可能性。原有的压剪模型和地基、基础与上层结构的协同作用程序体现了新的发展方向。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继续提高。


24小时服务热线 13901881396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城银路555弄13号
邮箱: changfayantu@126.com
Copyright © 2021 上海昌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4471号


微信二维码